【回乡偶书贺知章原文回乡偶书原文及译文】《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久居异乡后重返故里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唐诗中少见的以“偶书”形式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
一、原文与译文总结
内容 | 原文 | 译文 |
第一首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年老归来,乡音未变,但头发已经花白。孩子们见了我不认识,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
第二首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离开家乡的时间太久,近来人事已大都变迁。只有门前的镜湖水,春风依旧如从前般荡漾。 |
二、诗歌赏析
《回乡偶书》分为两首,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所见所感。第一首通过“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对比,表现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而“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描写,则更显出诗人对故乡人情冷暖的感慨。第二首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以“镜湖水”作结,寄托了诗人对故土不变的眷恋。
这两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深远的情感,体现了贺知章在晚年对人生、故乡的深刻思考。
三、创作背景简述
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曾任秘书监等职。他晚年辞官归隐,回到浙江会稽(今绍兴)的故乡。在长期漂泊之后,重回故里,面对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内心感触颇深,于是写下这两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四、总结
《回乡偶书》是贺知章晚年回归故里的真实写照,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无情。这两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贺知章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欢迎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