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释义】《诗经·郑风·山有扶苏》是《诗经》中一首描写自然景物与爱情情感结合的诗篇。其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诗的开头两句,意蕴深远,常被后人引用和解读。以下是对这两句诗的释义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诗句释义总结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原文如下: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四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对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情人的期待与现实中的失落感。
- “山有扶苏”:山上有高大的扶苏树(一种乔木),象征着高大、挺拔。
- “隰有荷华”:低洼潮湿的地方有盛开的荷花,象征着美丽、清雅。
- 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与水之间的自然美景,为下文的人物对比做铺垫。
诗人通过“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美好景象,反衬出“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失望情绪。这里的“子都”是古代美男子的名字,“狂且”则指轻狂之人,表达出诗人对理想对象的追求与现实中遇到的不如意。
二、释义对比表
词语/句子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文化背景 |
山有扶苏 | 山上有扶苏树 | 象征高大、挺拔 | 古代常用树木比喻品德或人格 |
隰有荷华 | 低洼处有荷花盛开 | 象征美丽、清雅 | 荷花在古代文学中常代表纯洁 |
不见子都 | 没有见到子都 | 表达失望与失落 | 子都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 |
乃见狂且 | 却见到轻狂之人 | 对现实的不满与讽刺 | 表现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三、总结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仅是一句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自然之美与人性之善的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写法在《诗经》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人“比兴”手法的运用。
此句也常被后世文人引用,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的人格,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