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文】《史记·吕不韦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商人、政治家吕不韦的生平事迹。吕不韦以“奇货可居”的眼光,通过投资秦庄襄王嬴子楚,最终成为秦国丞相,掌握朝政大权,并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在政治和思想领域都有深远影响。
一、
吕不韦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州)的大商人,以经营珠宝、贸易起家,积累了巨额财富。他敏锐地发现,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嬴子楚(后改名异人)有成为太子的可能,于是决定投资他,以换取未来更大的利益。
吕不韦先是资助嬴子楚,使其获得赵国贵族的支持,并将自己宠爱的妾赵姬送给嬴子楚,不久赵姬怀孕,生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因此成为嬴政的“仲父”,并被任命为秦国丞相,权倾一时。
在担任丞相期间,吕不韦广招门客,组织编纂了《吕氏春秋》,这部书融合了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思想,试图构建一套统一的思想体系,以适应秦朝统一后的治理需要。
然而,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的权力受到威胁。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因被指责专权而被贬,最终饮鸩自杀。
二、关键人物与事件表格
人物 | 身份/角色 | 主要事迹 |
吕不韦 | 商人、政治家 | 投资嬴子楚,助其成为秦王,任秦国丞相;编纂《吕氏春秋》 |
嬴子楚 | 秦国公子 | 被吕不韦资助,后成为秦庄襄王 |
赵姬 | 吕不韦之妾 | 与嬴子楚结合,生秦始皇嬴政 |
嬴政 | 秦始皇 | 吕不韦之“仲父”所扶持的秦王,后亲政 |
《吕氏春秋》 | 思想著作 | 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
三、历史评价
吕不韦虽出身商人,却凭借其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在战国末期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帮助嬴政登上王位,还试图通过《吕氏春秋》构建一种统一的思想体系,为秦朝的统一和统治提供理论支持。
然而,吕不韦的结局也反映出战国末期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反映了当时新兴帝国对旧势力的压制。
四、结语
《史记·吕不韦列传》不仅记录了一位商人的崛起与陨落,更展现了战国末期政治格局的复杂与动荡。吕不韦的故事,既是一个商人如何影响国家命运的典范,也是权力与理想交织的历史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