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有什么词语】“疙”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口语中,通常与“瘩”组合成“疙瘩”,表示身体上的小肿块或皮肤上的硬结。除此之外,“疙”字单独使用时,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下也有其特殊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对“疙”字相关的词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常见词语总结
1. 疙瘩:指皮肤上凸起的小块,也比喻事情的难点或麻烦。
2. 疙瘩肉:指肌肉中形成的硬块,多因长期劳作或运动过度引起。
3. 疙瘩汤:一种中国传统面食,汤中加入面团捏成的小块,口感丰富。
4. 疙里疙瘩:形容说话不流利或事情复杂难懂。
5. 疙瘩脸:形容人脸上的皮肤粗糙、有小颗粒。
6. 疙瘩糖:一种传统糖果,形状不规则,口感酥脆。
7. 疙瘩头:方言中用来形容人说话不干脆、吞吞吐吐。
8. 疙瘩皮:指皮肤表面粗糙、有颗粒感的状态。
9. 疙瘩病:在某些地区,指因营养不良或疾病导致的皮肤问题。
10. 疙瘩布:一种质地粗糙的布料,表面有凸起的小点。
二、相关词语表格
序号 | 词语 | 含义说明 | 常见用法 |
1 | 疙瘩 | 皮肤上的小硬块;事情的难点 | “这个问题真是个疙瘩。” |
2 | 疙瘩肉 | 肌肉中形成的硬块 | “他练了很多年,身上都是疙瘩肉。” |
3 | 疙瘩汤 | 一种面食,汤中有面团小块 | “今天吃了一碗热乎的疙瘩汤。” |
4 | 疙里疙瘩 | 形容说话不流利或事情复杂 | “他说的话疙里疙瘩的,听不懂。” |
5 | 疙瘩脸 | 皮肤粗糙、有颗粒感 | “她脸上长满了疙瘩脸。” |
6 | 疙瘩糖 | 传统糖果,形状不规则 | “小时候最爱吃奶奶做的疙瘩糖。” |
7 | 疙瘩头 | 方言中形容说话不干脆的人 | “他是个疙瘩头,话都说不清楚。” |
8 | 疙瘩皮 | 皮肤粗糙、有颗粒感 | “这天气干燥,我的皮肤有点疙瘩皮。” |
9 | 疙瘩病 | 因营养不良或疾病引起的皮肤问题 | “孩子得了疙瘩病,要多吃点营养。” |
10 | 疙瘩布 | 表面有凸起小点的粗糙布料 | “这件衣服是疙瘩布做的,手感不好。” |
三、总结
“疙”虽然不是一个常用的单字,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方言和地方文化中,它常常与其他字组合,形成具有独特意义的词语。无论是描述身体状况,还是表达语言风格,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地域性。通过了解这些词语,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