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聒不舍的意思及成语故事】“强聒不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德充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或行为过于执着、纠缠不休,即使别人已经厌烦,仍然不愿停止。它带有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不知轻重、反复唠叨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强聒 | 强行纠缠、啰嗦 |
不舍 | 不停止、不放弃 |
整体意思:指人说话或做事不顾他人感受,不断重复、纠缠,让人感到厌烦却无法摆脱。
二、成语出处
原文:
> “无足而行,谓之乘风;有足而行,谓之走;无足而行,谓之飞。” ——《庄子·德充符》
虽然原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强聒不舍”四个字,但后人根据《庄子》中对“强聒”与“不息”的描述,提炼出这一成语,用以形容那些言语不休、令人反感的行为。
三、成语故事(衍生故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干预。有一次,他在讲学时,一位弟子非常认真地听讲,但听完之后却不停地问问题,甚至在庄子休息时也继续追问,态度极为执着。
庄子见状,便说:“你这是‘强聒不舍’啊!”意思是说,你这样不停地问,虽然出于好意,但已经让别人感到困扰了。
这个故事虽为后人演绎,但却很好地诠释了“强聒不舍”的含义。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絮絮不止 |
反义词 | 适可而止、知趣而退、言简意赅 |
五、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当某人反复讲述同一件事,让人感到烦躁时。
- 职场沟通:同事或上司不停重复相同的意见,影响工作效率。
- 文学作品:用于描写人物性格,突出其固执、不识时务的特点。
六、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强聒不舍 |
拼音 | qiǎng guō bù shě |
出处 | 《庄子·德充符》(衍生) |
释义 | 不顾他人感受,不断纠缠、啰嗦 |
用法 | 贬义,用于批评不识时务、纠缠不休的行为 |
近义词 | 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
反义词 | 适可而止、知趣而退 |
使用场景 | 日常、职场、文学等场合 |
通过了解“强聒不舍”的含义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重要性。适时表达、懂得倾听,才是良好的沟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