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裳的词语】“裳”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常用于描述衣物,尤其是下装。在古代,“裳”多指男女皆可穿的下衣,与“衣”相对。随着时代发展,“裳”逐渐被“裤”“裙”等更具体的词所取代,但在古文、诗词或特定语境中,“裳”仍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意义。
以下是对“关于裳的词语”的总结,并附上相关词语表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的演变与使用场景。
一、
“裳”作为古代汉语中的重要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日常穿着的衣物,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中,用以表达情感、身份或社会地位。随着语言的发展,“裳”逐渐从日常用语中淡出,但在某些固定搭配中仍然保留,如“霓裳”“罗裳”等。
此外,“裳”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泛指衣物,有时特指下装。现代汉语中,“裳”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词汇组合中,较少单独使用。因此,了解“裳”的相关词语及其用法,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
二、关于裳的词语表
中文词语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出处/使用场景 |
裳 | shang | 古代下衣,男女皆可穿 | 《诗经》《楚辞》等古籍 |
衣裳 | yī shang | 衣服的总称,包括上衣和下衣 | 《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
罗裳 | luó shang | 用丝织品制成的下衣,多用于女性 | 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霓裳 | ní shang | 传说中仙人的衣裳,后引申为华丽的舞衣 | 白居易《长恨歌》:“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
素裳 | sù shang | 白色的下衣,象征纯洁或哀悼 | 古代祭祀或丧礼中使用 |
帷裳 | wéi shang | 房间内的帘幕或帷帐,也可指遮蔽之物 | 《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 |
羽裳 | yǔ shang | 用羽毛装饰的衣裳,多用于神话或仙境描写 | 《山海经》等神话文献 |
华裳 | huá shang | 华丽的衣裳,象征尊贵 | 古代贵族或祭祀时穿着 |
裙裳 | qún shang | 女子的下装,与“裙”同义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 |
亵裳 | xiè shang | 内衣、贴身衣物 | 古代生活用语 |
三、结语
“裳”虽已不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但它在古代文学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了解与“裳”相关的词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知识,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服饰文化的重视与审美追求。希望本文能为对古典文学或汉语言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