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玄奘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高僧、翻译家和旅行家,他于公元7世纪前往印度取经,这段经历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了解“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生平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一、
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贞观年间,具体时间为公元629年至645年。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为玄奘的西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穿越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印度,学习佛法并带回大量佛经,回国后主持翻译工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西行时间 | 公元629年-645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 |
西行背景 | 唐朝初年,国家统一,文化开放;佛教在中原发展迅速,但经典不全 |
出发地点 | 长安(今西安) |
目的地 | 印度(主要在那烂陀寺学习) |
西行原因 | 寻找完整的佛教经典,解决当时佛经翻译中的问题 |
路线 | 经过河西走廊、西域、帕米尔高原,穿越多个古国 |
主要成就 | 汇编《大唐西域记》,翻译大量佛经,推动佛教中国化 |
历史意义 |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丰富中国佛教思想,奠定唐宋佛教发展的基础 |
三、结语
玄奘西行是唐代对外交流的重要事件之一,其精神与成就至今仍被世人敬仰。通过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智慧。了解“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历史知识,也能激发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