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却嫌春色晚全诗及解释】《白雪却嫌春色晚》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以下是对该诗的全文及详细解释,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原文及翻译
原诗: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
洁白的雪花似乎嫌春天来得太晚,所以穿过庭院中的树木,像飞舞的花瓣一样飘落下来。
二、诗歌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诗人用“白雪”比喻早春时节的初雪,赋予其拟人化的性格——“嫌春色晚”,表现出对春天迟迟不来的不满。而“故穿庭树作飞花”则进一步将雪花描绘成飞舞的花瓣,增添了诗意与美感。
整首诗虽短,但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三、
这首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早春的初雪比作对春天到来感到急切的使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之情。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白雪却嫌春色晚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内容 | 描写早春初雪,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拟人、比喻 |
诗句解析 | “白雪却嫌春色晚”:拟人化表现雪对春迟的不满;“故穿庭树作飞花”:将雪比作飞花,增添诗意 |
主题思想 | 对春天的向往与期盼,展现自然之美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背景,可继续查阅古典文学资料。